—— 記第四事業部第四次班組學習交流會
2015年11月7日,第四事業部第四次班組學習交流會如期于青松城黃山廳召開,百余位事業部技術、管理條線的班組成員濟濟一堂,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此次活動采用通報及學習交流的形式,分別由部門技術質量條線負責人及現場項目年輕員工進行溝通匯報,分享心得。
整個會議首先由事業部總工程師孫靜做技術質量運行工作專報,針對近期住建部監督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通報。整個檢查結果肯定了項目在市場行為、施工質量及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反復發生的監理相關問題。對此,孫總提出了需加強現場的流程管理及簽章的規范性等要求,并將會在今后的檢查中加大管理力度。她還將公司近期的一些安全生產管理情況,進行了傳達,并通過案例分析,向正在開展同階段監理工作的項目總監進行了直觀的講解,要求各項目負責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內省,不斷保持學習思考自省的工作狀態。
隨后,事業部技術質量部經理唐強達對第三季度部門質量運行工作進行了匯報講評,通過對標事業部技術質量工作年初目標計劃,明確了現階段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改進的重點方向;接著,他對第三季度的日常檢查工作進行了通報,在管理工作方面,針對人員配備、質量管理、材料管理、幕墻工程、危大工程、機電安裝工程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方案。在技術工作方面,則提出了加強事業部技術支撐及專業交流的觀點,通過多元化的風險管控模式、方案會審、過程檢查,充分發揮專業組的專業特色,為今后的技術工作提供服務支撐。隨后,按照慣例,由事業部總經理周海浪對第三季度在內審檢查過程中,評分第一的星港國際中心(地基基礎階段)、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中塊(主體結構階段)、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東塊(裝飾裝修階段)的項目代表頒發了表彰紅旗。
稍事休息之后,會議進入第二部分,樣板項目部交流及BIM工作交流。國際航空服務中心項目總監代表陳國棟、星港國際中心項目總監代表張明華分別為自己所在的樣板項目部做中期匯報。陳國棟在匯報中將國際航空服務中心項目創建措施的具體措施歸納為“圍繞監理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制度化、動態化、數據化、科學化、信息化”,旨在滿足客戶需求,創建行業標桿,建設高效團隊,提升專業技能,最終創造可學可鑒的成果,打造學習型團隊,為事業部提供掌握前沿技術與管理方法的復合人才;
張明華的匯報通過對諸多圖例的講解,列舉了在星港國際中心地下總面積約20m2的施工過程中,對基坑的多重加固措施和監測數據分析,分享了關于超深基坑及其加固的監理工作經驗。在跟蹤落實的措施中,除了對安全質量的管理、監測分析、周邊環境巡視之外,他特別強調了對于現場隱患的整改,提出了多項創新監理工作手段。匯報最后,他還就新創建的技術管理知識庫,以及《超深基坑加固監理控制技術要點》及《超深基坑監理工作指導手冊》的初稿文件,與大家進行了心得交流。
在BIM經驗分享版塊,由徐匯濱江智慧城區BIM負責人徐輝輝,寶山長灘6號街坊06-02地塊BIM項目經理王立輕進行了匯報。徐輝輝對整個濱江板塊項目進行了大致介紹,并從BIM應用的規劃協調、標準制定、建設實施、區域運營四個階段的進行詳盡的說明,對于在過程中遇到的協調問題以及在之后可以預見的人員儲備進行了評價。王立輕則深入淺出的分享了BIM應用模式以及具體在長灘項目的應用點,例如地下空間管理方面,通過對機電管線進行碰撞檢測,可以及時發現設計中的錯漏碰缺,大幅解決了由于機電安裝專業系統繁多,施工界面復雜而造成的管線敷設難的問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坡地建筑點多面廣,從地下空間到夾層、再到塔樓主體的建筑空間較為復雜,而通過BIM模型可以對專業間協調(碰撞、凈空等)進行全面檢驗,達到整體預控的目的。
交流最后,事業部總經理周海浪和大家分享了其作為總監在項目檢查過程中的管理體會。他在發言中提到,整個項目是一個團隊,而評判團隊優秀與否,不只看最優秀的方面做的有多好,而是看最差的方面提升了多少。他對目前事業部在技術質量管理方面以及BIM咨詢業務方面的突破與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對未來部門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規劃應該對應十二五規劃的完成情況來進行編制,在現行監理價格放開的現狀下,不應低價競爭,咨詢行業的定價其實可以更高,我們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在運維管理、項目管理等多元化的業務拓展中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提升自己的能力,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第四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