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紅色之旅?工業遺存更新之共謀共話》活動在閘北電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舉行,上海建科、華東院、伍茲貝格、上海大學、澎湃新聞、《建筑時報》等單位、學術、媒體代表及熱心更新事業的公眾代表共同參與本次活動,深入研討工業遺產或遺存的可持續轉型方案。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建筑學會主辦,上海市建筑學會咨詢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寇志榮主持。活動由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工程咨詢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上海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設計研究中心、上海建科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華東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咨詢研究院共同協辦。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沈軼,上海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建筑師、總工程師張宏儒出席本次活動,上海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閘北電廠更新項目主創設計師池成玲發表主題演講。


【項目參觀】
大家共同參觀了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閘北發電廠。項目地處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4000號,前身閘北水電公司,創立于1911年10月,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2021年6月21日,改造為“民族之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正式啟用,為建黨百年獻禮。本項目改造后成為一座具有電力特質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人、事、物、魂”四個維度展示在黨領導下的上海電力發展史,挖掘“第一個電業黨支部”的紅色電力源頭,弘揚“點亮第一盞燈”的首創精神、“點亮萬家燈火”的奉獻精神、“點亮美好生活”的服務精神。
本項目由上海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改造設計服務,項目作為工業建筑改造轉型為文化建筑的典型案例,為工業建筑遺產升級轉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活動致辭】

上海市建筑學會副秘書長宋雷為本次活動致辭。
【主題演講】
本次活動邀請上海建科建筑設計院方案所長、閘北電廠項目主創池成玲就《探尋工業用地的改造與活化——從思路到實踐》作主題演講。從閘北電廠的發展歷程出發,詳細介紹了該工業用地被改造和活化的過程。本項目設計中最大的創新點,是在現代風格的改造設計中發現并保留“歷史記憶”,保留的代表歷史時代的結構、傳統做法工藝、空同形式,以及特殊歷史時期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可以讓后人們更加直接地了解這段歷史。閘北電廠見證了時代變遷,極具教育意義,經改造后可以煥發出嶄新的紅色光芒。

活動同時邀請城市影像記錄者壽幼森和伍茲貝格理事合伙人、城市更新總監徐航分別就《閘北電廠的來龍去脈》和《煥新城市:從建筑保護到存量更新》作主題演講。


【主題對話】
主題演講結束后,在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筑師楊明的主持下,來自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更新中心總建筑師高丹、上海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副總經理張宏儒、Hassell建筑設計董事陳晗雨、水石設計城市再生中心總監董怡嘉、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楊明工作室總監俞楠、澎湃新聞城市更新主理人魯怡、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城市更新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員張一凡和城市影像記錄者壽幼森,就工業遺存更新這一主題進行開放式討論。各路嘉賓就工業遺產或者遺存更新推進落實過程中的政策機制和技術體系等層面的難痛點、價值觀發展觀問題、更新中眾多訴求如何取舍等進行深入探討。
各位嘉賓就工業遺產或者遺存更新推進落實過程中的政策機制和技術體系等層面的難痛點、價值觀發展觀問題、更新中眾多訴求如何取舍等進行深入探討。
